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文藻外語大學 尊重個人尊嚴,接受個別差異,激發個人潛能,為生命服務

::: 首頁  ENGLISH  資訊服務入口網  網站導覽  

serviam

  • 字級大小

Cheers雜誌》培育具多元競爭力的外語專業人才,文藻打造未來工作實艦基地(Future Work Lab)為學生的職涯鋪路

發布日期 2023-05-03 09:00:00

this topic

圖說/文藻外語大學打造國際化學習環境

     

成立迄今將近一甲子的文藻外語大學,在早期就是非常知名的外語人才搖籃,隨著經濟的起飛,以及國際化的發展加速,文藻紮實的語言專業培育,讓當時的台灣能夠銜接上相關人才缺口,進而為如今的榮景打下良好基礎。到了現在,文藻不僅仍是國內重要的外語學習基地,更進一步加入了商管、設計、傳播藝術、數位、教學等元素,讓學生們在畢業之後能夠走更寬廣的路、迎向更美好的未來。


八年或五年一貫學制省時省學費
「無論是五專銜接二技或四技,或是二技、四技部的學生,都可以在求學的最後一年銜接雙聯學制,前往國外名校攻讀碩士學位。」藍美華教務長表示,文藻有非常完整的學制規劃,以及多元的專業跨領域課程或學程選擇,再加上與法國雷恩商學院、英國University of Essex、美國天普大學、西班牙納瓦拉大學與卡斯提亞拉曼查、德國慕尼黑應用語言大學與康斯坦茨應用科技大學等多個國際知名大學合作的雙聯學制,形成「八年一貫」或「五年一貫」(4+1, 3+2, 3.5+1)的彈性學習規劃模式,一舉拿下文藻的語言或語言應用學士學位,以及國外知名大學的跨領域專業碩士學位,除了省時省學費之外,在未來求職的時候更是競爭力加倍。

 

作為全國唯一的專業外語大學,文藻在語言學習的環境及師資方面下足了功夫,從4百多位的外籍生及交換生,國際事務系來自近30國家佔該系三分之一學生比例的外籍學位生,到每年評比都拿下第一的外籍師資,各科系學生進入校園之後就有相當多機會使用外語,校內國際化及豐富多元文化的環境,自然而然就能為自己的語言能力及跨文化溝通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此外,文藻的海外留學生交換,或是海外實習等資源,也比其他大學要高出許多,以日文系為例,只要有心想到日本學習,一位學生至少都會有三個以上的留學交換及海外實習機會,即使家庭經濟較為不利,校方也會以「學海惜珠」計畫及校友捐贈的各類獎助學金等不同方式進行補助,讓人才能安心專注在學習上。 

   

 this topic

圖說/文藻外語大學教務長 藍美華

 

外語人才的多元發展

「文藻的人才培育主軸是語言加專業,而最大的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跨足全世界。」教務長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所面對的是高度數位化、國際化的市場,擁有語言能力固然會增加不少爭取好工作的機會,但真的要踏上世界舞台,成為頂尖人才,還得加上其他的斜槓專業能力,像是美洲、歐洲、拉丁美洲及東協國家就有許多華語文教學的機會,應用華語文系或外語教學系的學生能以優異的語言能力,藉由學程或認證課程,拿到華語文教學師資的資格,可赴海外實習就業,或擔任線上華語教師;文藻歐語相關科系學生的學生也可加修華語學程或修習本校特色的線上商務及兒童華語認證課程,就可以前往美國、法國、西班牙、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等國一展長才。

  

另外,英文系、日文系、國際事務系、東南亞學系、法德西歐語相關科系、國際企業管理系及數位內容應用與管理系等科系的學生,也是台積電、上銀科技、Merck (台灣默克)、 ASML (艾司摩爾)、聯電等跨國大廠極力爭取的人才,主要原因就在於文藻的學生具備優異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以及數位、商管、新媒體行銷等不同的專業,因此處理起跨國事務當然更加得心應手。

 

培育學生養成多元競爭力的文藻,近年進一步成立了「未來工作實艦基地(Future Work Lab)」,以遊戲破關的概念打造微學分課程,幫助學生提升批判性思考、溝通能力、團隊協作、創造力,以及職場倫理的「4C+E」能力,學生可以根據需求選課,也可以透過募課平台許願,讓自己能在既有的專業之外,再補強職場上實用的技巧及專業軟實力。

 

「未來工作實艦基地(Future Work Lab)」是文藻戮力串聯語言與專業、力挺學生「畢業即就好業」的最佳例證,教務長強調,語言並非只是工具,更是值得下工夫鑽研的專業,外語群、商管群、設計群、餐旅觀光群的高中職學生若想強化自己的國際競爭力,那麼文藻就是升學的最佳選擇,讓優異多國語言及跨文化溝通能力為您的專業加值,使您更具國際移動力、競合力及就業力。

      

     this topic

圖說/文藻外語大學成立了「未來工作實艦基地(Future Work Lab)」,以遊戲破關的概念打造微學分課程,幫助學生提升批判性思考、溝通能力、團隊協作、創造力,以及職場倫理的「4C+E」能力。

 

本校專訪圖文引自Cheers雜誌報導(請點閱)